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wǎng)!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建筑密封材料彈性恢復率的測定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建筑密封材料的彈性恢復率是衡量其耐久性和密封性能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建筑接縫的防水、隔音及耐候性。彈性恢復率反映了材料在經(jīng)歷拉伸或壓縮變形后恢復原始形狀的能力,是評價密封膠、膨脹條等材料使用壽命的關鍵參數(shù)。隨著建筑工程對密封性能要求的提升,科學測定彈性恢復率對于材料研發(fā)、質(zhì)量控制和工程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彈性恢復率測定的核心項目包括:材料在特定拉伸或壓縮變形條件下的恢復能力、大拉伸率下的殘余變形量以及循環(huán)荷載后的性能穩(wěn)定性。此外,還需同步檢測材料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等相關力學參數(shù),以全面評估其綜合性能。
主要使用以下設備完成檢測:
1. 萬能材料試驗機:配備高精度力值傳感器和位移測量系統(tǒng),精度需達到±1%;
2. 專用夾具:確保試樣夾持牢固且不產(chǎn)生滑移;
3. 測厚儀:測量試樣初始厚度,精度0.01mm;
4. 恒溫恒濕箱:用于試樣預處理及試驗環(huán)境控制。
依據(jù)GB/T 13477-2017《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進行測定:
1. 試樣制備:將材料制成標準啞鈴型試件,尺寸為(115±1)mm×6mm×6mm;
2. 初始標距設定:在試件表面標記100mm基準線;
3. 拉伸處理:以5mm/min速度拉伸至規(guī)定伸長率(通常為或150%);
4. 保持時間:在拉伸狀態(tài)下恒溫保持24小時;
5. 彈性恢復:解除約束后靜置30分鐘,測量殘余變形量;
6. 結果計算:通過公式(1-殘余變形/總變形量)×得出彈性恢復率。
國內(nèi)外主要檢測標準包括:
1. 中國標準:GB/T 13477-2017、JC/T 881-2017;
2. 標準:ISO 7389:2002《建筑結構接縫密封膠彈性恢復率的測定》;
3. 美國標準:ASTM C736-2020《彈性密封膠彈性恢復的標準試驗方法》。
各標準在試樣尺寸、試驗溫度、拉伸速率等技術細節(jié)上存在差異,需根據(jù)材料類型和應用場景選擇適用標準。
通過規(guī)范化的檢測流程和的儀器測量,能夠準確評估建筑密封材料的服役性能,為工程選材提供科學依據(jù)。同時建議定期進行實驗室間比對試驗,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