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wǎng)!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灼燒殘渣含量,%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灼燒殘渣含量檢測是評價材料中無機物殘留或有機物完全燃燒后殘留物質(zhì)量的重要分析項目,廣泛應用于化工、制藥、食品、高分子材料等領域。該指標通過高溫灼燒樣品,使有機物徹底分解并揮發(fā),剩余的無機物殘渣占原樣品質(zhì)量的百分比即為灼燒殘渣含量(%)。該檢測結果可反映材料的純度、添加劑含量或加工過程中引入的無機雜質(zhì),對質(zhì)量控制、工藝優(yōu)化及環(huán)保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檢測項目主要包括:樣品初始質(zhì)量測定、高溫灼燒處理、殘渣質(zhì)量測定及結果計算。實驗原理基于有機物在高溫下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出,而無機鹽或金屬氧化物等成分以固態(tài)形式殘留。通過計算灼燒前后質(zhì)量差值得出殘渣含量百分比(%),公式為:灼燒殘渣含量(%)=(殘渣質(zhì)量/樣品初始質(zhì)量)×。
1. 馬弗爐(高溫電阻爐):提供穩(wěn)定的高溫環(huán)境(通常設置600-900℃),需具備精確溫度控制系統(tǒng);
2. 分析天平:精度0.1mg,用于準確稱量樣品及殘渣質(zhì)量;
3. 坩堝:耐高溫材料(如鉑金、石英或陶瓷),使用前需恒重處理;
4. 干燥器:內(nèi)置干燥劑(如硅膠),用于冷卻灼燒后的坩堝;
5. 其他輔助工具:坩堝鉗、樣品匙、干燥箱等。
1. 樣品準備:取代表性樣品粉碎至均勻狀態(tài),避免吸濕;
2. 坩堝預處理:將坩堝置于馬弗爐中灼燒至恒重(兩次稱量差≤0.3mg),記錄空坩堝質(zhì)量;
3. 樣品稱量:稱取1-5g樣品(精確至0.0001g)于坩堝中,平鋪均勻;
4. 炭化處理:在電爐上低溫炭化至無煙,防止直接高溫導致樣品飛濺;
5. 高溫灼燒:轉(zhuǎn)移坩堝至馬弗爐,按標準設定溫度(如800℃±25℃)灼燒2-4小時;
6. 冷卻與稱重:關閉爐門冷卻至200℃后,用坩堝鉗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精密稱量;
7. 重復灼燒:若未達恒重(殘渣質(zhì)量變化≤0.5mg),需再次灼燒30分鐘并重復稱量;
8. 結果計算:按公式計算灼燒殘渣含量百分比,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 標準:如GB/T 9741-2008《化學試劑 灼燒殘渣測定通用方法》;
2. 標準:ISO 3451-1:2019《塑料 灰分的測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3. 行業(yè)標準:如藥典(USP、ChP)中相關藥材或輔料的灼燒殘渣檢測方法;
4. 定制標準:根據(jù)企業(yè)產(chǎn)品特性制定的非標方法,需明確記錄實驗參數(shù)。
1. 確保馬弗爐溫度均勻性,定期校準熱電偶;
2. 樣品量需適中,過多會導致灼燒不完全,過少則稱量誤差顯著;
3. 炭化階段需緩慢升溫,避免樣品劇烈膨脹溢出;
4. 使用干燥器時須密封良好,防止殘渣吸濕增重;
5. 實驗全程佩戴防護裝備,避免高溫燙傷或吸入灼燒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