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wǎng)!
免費咨詢熱線
400-635-0567
動物源(性)食品酸價檢測項目報價???解決方案???檢測周期???樣品要求? |
點 擊 解 答??![]() |
動物源性食品(如肉類、乳制品、油脂等)是人體攝入脂肪的重要來源,其品質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酸價作為衡量食品中油脂氧化酸敗程度的關鍵指標,能夠反映食品的新鮮度和儲存穩(wěn)定性。過高的酸價不僅會導致食品風味劣變,還可能產(chǎn)生有害物質,威脅人體健康。因此,酸價檢測是動物源性食品質量控制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貫穿生產(chǎn)、加工、儲運及銷售的全過程。
酸價檢測主要針對動物源性食品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進行定量分析,適用于以下幾類產(chǎn)品:
現(xiàn)代酸價檢測中,高精度儀器設備的使用顯著提升了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根據(jù)檢測原理和操作流程,酸價檢測可分為以下兩類方法:
以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為基準,采用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進行中和滴定。此方法成本低、設備簡單,但操作步驟繁瑣,對實驗人員技術要求較高。
包括電位滴定法(GB 5009.229-2016第二法)、自動光學校準法等,通過儀器自動判讀終點,減少人為誤差。近紅外光譜法(AOAC 2000.03)等快速檢測技術可在3-5分鐘內完成分析,適用于現(xiàn)場快速篩查。
酸價檢測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主要參考標準包括:
為確保檢測結果可靠性,需關注:
通過規(guī)范化的檢測流程和先進的檢測技術,能夠有效監(jiān)控動物源性食品的酸價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延長貨架期,為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提供可靠的質量控制依據(jù)。